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关闭窗口]    
请稍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课堂 

《麻疹的诊断和防治》—儿科主任蔡强  

上一条  发布日期:2015-03-12 08:43:16 更新日期:2015-03-16 11:06:07 点击次数:13062   下一条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每隔3-5年就有一次大流行。以发热、呼吸道症状、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麻疹的诊断和防治》—儿科主任蔡强

   一、病因

      麻疹病毒在前驱期和出疹期患儿的鼻口分泌物、血液、尿液中可分离到。该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本病的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患者在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的抗体,生后4—6月内都有被动免疫力。但近年来2—8个月的婴儿发病明显增多,可能是母亲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有关。

三、临床表现    (分四期)

    1、潜伏期:

     接触麻疹患者后7—14天。除偶有体温轻度上升,无其他表现。

    2、前驱期:

   (1)低、中度发热

     (2)剧烈干咳

     (3)结膜炎(发红、分泌物多)

     (4)麻疹粘膜斑 (对诊断有帮助):双侧颊粘膜发红,可见针尖样白色点状物

    3、出疹期

     (1)体温突然增高到39—40.5

     (2)红色斑丘疹:特点、顺序、持续时间

     (3)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

    4、恢复期

       时间、顺序,留有糠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

四、并发症

    1、喉、气管、支气管炎: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

  2、肺炎:麻疹病毒和继发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3、心肌炎

    4、脑炎: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20-50%留有后遗症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抗菌素问题

六、 预防

    1、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球蛋白

    2、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

       初种—8个月,复种---4-6岁,再种—18-20

    3、控制传染源     隔离期:出疹后5天,合并  肺炎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4、切断传播途径:阳光、通风、宣传、公共场所。

 

本文作者:李宁宜 [本条信息由 儿科 闵晓兰 上传]

上一条:中国30%人群存在失眠症状 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下一条:先心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