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关闭窗口]    
请稍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院内新闻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走进临床,服务临床  

上一条  发布日期:2020-05-21 17:24:36 点击次数:6739   下一条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密切合作,推进核医学科新项目PIVKA-II的开展,518日下午,在曹春晓主任的带领下,核医学科体外诊断组组长龚智仁、教学秘书陈春梦、检验医师刘在栓四人参加了由肝胆胰外科举办的多学科MDT会议。参会老师包括消化内科、传染科、介入科及肿瘤中心在内的30余名医师。

肝胆科袁林医师和介入科朱军主任分别进行了精彩的SCI文献分享和病案讨论,随后核医学科刘在栓医师通过病例分享的方式直观阐述了肝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并提出AFP虽然是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血清标志物,但大量文献证明,在肝炎活动期、妊娠期、合并生殖细胞肿瘤、遗传性高络氨酸血症及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多种疾病中存在假阳性。国内多中心研究及2019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均提出应联合进行PIVKA-II的检测,以提高肝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曹春晓主任在小结中指出,PIVKA-II是较AFP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对肝癌早期发现和早诊断意义重大。核医学科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和较先进的设备,完全具备开展PIVKA-Ⅱ的检测能力,核医学科愿意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肝胆胰外科蒋晓忠主任、肿瘤中心雷开键主任、消化内科主任陈忠华纷纷对曹主任表示赞同和支持,并表示PIVKA-II项目的开展对他们临床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满足临床早期诊断肝癌的需求,更有助于推动宜宾二院学科建设发展。( 撰稿:刘在栓   审校:杨琦 )


[本条信息由 核医学科 陈春梦 上传]

上一条: 分享抗疫故事 致敬“最美逆行者”下一条:行政第一党支部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宜视察调研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