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关闭窗口]    
请稍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院内新闻 

医护一体化就是最好的“MDT”  

上一条  发布日期:2025-06-06 15:57:04 点击次数:1929   下一条

医护一体化就是最好的“MDT”

                                           ——“三同步”医护同频共振下的个体化治疗

我是梁庆婷,2024年8月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来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实习。在为期数月的实习时间里,我学习到很多,特别是了解到医护一体化。

 

初入肿瘤中心时,面对被疾病困扰的患者,内心充满忐忑和茫然。紧跟在带教老师的身后,学习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小白”,对于护理工作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护理操作与医嘱执行。偶然听到老师们提到医护一体化,那时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名词,字面理解可能就是医生护士一起工作而已,难道我们不是天天在一起工作吗?

 

在李莉主任举办的一次国家级继续教育学术会议,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有幸参加,听了肿瘤中心贾钰铭主任医师关于“医护一体化”的专题讲座。他不仅为肿瘤诊疗专家,还“兼任护理部高级顾问”。会上,他详细讲解了这一模式的核心:打破专业壁垒,强调医生与护士是平等协作的伙伴,共同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乃至延续护理的全过程负责。同时分享了他在推动医护协同、提升护理科研能力、推广个案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医护融合的力量!

 

通过贾钰铭主任医师的热情分享,我发现医护一体化并非是一个简单医护间的共同协作,理论的学习还需实践的印证。在随后的病例讨论中,一位62岁的李伯伯诊断为左肺非小细胞癌。在外科已行肺叶切除术,当前正在我科进行第2周期化疗。护士老师汇报到:“伯伯这个周期化疗后,呕吐反应比较明显,食欲差、厌油,近一周体重略有下降,已按常规止吐药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针对上述反馈,医护团队当即讨论调整,提出在下一周期化疗前给予藿香正气液调节胃肠道功能,方案由既往二联止吐上升为三联止吐。护理团队也提出,接下来将重点进行“一止吐二建食三营养四心理”的护理方案。每班严格记录呕吐情况,指导家属可以准备米粥、清汤面类清淡食物,少量多餐。通过山楂类酸性食物增加食欲,帮助患者提高营养状况。也可闻橘子皮或按压内关穴等方法缓解呕吐不适。经过一段时间,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合理用药、联合努力,结合护理策略的变化,很快伯伯不吐了、家属也说脸上有点肉了,与我们交流时脸上也多了笑容,讲述着好多了,有信心完成治疗!

                         

“细节之处见专业,协作之中促提升”这场经历深深震撼了我,医护一体化也绝非口号!双方不再是各自运转的个体,而是紧密咬合的齿轮。这种“同步信息、同步决策、同步处理”,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作为实习生的我也感受到我们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是患者症状的侦察兵、生活质量的守护者和心理支撑的重要力量!

 

老师评语:

能敏锐观察到肿瘤中心医护协作对患者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洞察力,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提高了专业能力,望在临床实践中持续体会并融入团队协作精神,给病员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钟慧

 

小梁“同学”从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医生和护士的核心理念从“各自为战”到“共同目标”,与患者的沟通从“碎片化”到“标准化”,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整个团队合作的缜密,在整个查房中纳入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成员,形成“泛医护一体化”,给病人带去更多的“福利”,用患者的话来说:“医生和护士说的完全一致,我不在担心信息混乱,治疗更安心”,这就是我们多学科治疗的强大之处!

——杜玉婷  

 

文章以实习经历为脉络,从对医护一体化懵懂认知,经理论学习与病例实践,清晰呈现理念理解深化过程。案例详实,将医护协同对患者照护的价值具象化,体现 “以患为中心” 及护理角色多元性。

——丁瑶

 

                      

 

 

                                                                       撰稿:梁庆婷(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审核:雷开键、贾钰铭

                                                                       传稿:欧阳茗秋

本文作者:梁庆婷 [本条信息由 肿瘤中心 欧阳 上传]

上一条:以医教研,研学一体下一条:检验科组织线上业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