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AE)
| ||||||||||||||
| ||||||||||||||
一、概述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为在X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选择性靶血管插管技术,使得栓塞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大大增强,成为革命性的临床治疗方法。TAE在介入放射学中的作用就象结扎术和切除术在外科的作用一样重要。 二、TAE治疗的机制 栓塞物质经导管注入到血管内,随之,血管被栓塞,进而会对靶血管、靶器官和局部学流动力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栓塞用栓塞物质 1、海绵状栓塞物质 2、液态栓塞物质 4、微小栓塞物质 四、操作技术 五、栓塞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外伤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栓塞前 使用弹簧圈栓塞后
对正常的动脉血供进行栓塞,使之血供由其它动脉供给,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栓塞的前提是不能造成被栓塞血管供养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比如,在进行栓塞或化疗药物动脉内灌注的过程中某些靶血管难以避开时,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此时,可用栓塞物质将该动脉先栓塞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比较常用的有肝动脉化疗栓塞时先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非靶血管);盆腔内动脉药盒灌注时,可以将一侧主干闭塞,只留一侧主干灌药。 4、用于治疗肿瘤 原则上对于富血管性实体性肿瘤有明确的供血动脉并可以插管到位者,均可以通过栓塞其供养血管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达到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或消除由肿瘤引起的症状,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理论上,肿瘤被栓塞坏死后的坏死物质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对肿瘤的免疫力,增强了机体抗肿瘤的能力。栓塞治疗肿瘤除了上述的姑息性目的外,还可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其优点为:术前栓塞可使瘤体缩小,使一部分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大肿瘤可二期切除;栓塞后肿瘤的血供减少,使手术中出血减少,手术野清楚,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有些肿瘤可以通过栓塞得以根治。恶性肿瘤适合于栓塞治疗的主要有:肝癌、多血性肝转移瘤、肾癌、肾上腺癌、盆腔内各种富血性恶性肿瘤、颌面部恶性肿瘤、四肢、脊柱及骨盆恶性肿瘤等。对恶性肿瘤的栓塞常常与化疗药物的局部灌注结合进行,特别是使用碘油化疗乳剂,称之为化疗性栓塞。良性肿瘤适合于栓塞治疗的有:脑膜瘤、鼻咽血管纤维瘤、肾脏平滑肌脂肪瘤、骨巨细胞瘤、椎体血管瘤、症状性子宫肌瘤、肝血管瘤等。部分患者经栓塞后可以根治,也可作为术前辅助性栓塞治疗。
肝癌栓塞前 肝癌栓塞后
对器官栓塞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抑制其亢进的功能、减少体积或使之彻底消除。适合于栓塞治疗的主要有:脾功能亢进或巨脾。肾病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在透析和器官移植的支持下栓塞治疗。异位妊娠可通过栓塞术并灌注甲氨蝶呤而终止妊娠。 (二)禁忌症 由于栓塞术本身包含了不同的栓塞方法,使用的栓塞物质和栓塞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禁忌症有所不同。但要注意一般原则:①难以恢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恶病质者;②导管未能深入靶动脉时严禁栓塞;③在释放栓塞物质的过程中严禁导管退出;④注意导管头端是否有重要的非靶血管如脊髓动脉等,若不能避开非靶血管则不可进行栓塞。 六、栓塞后反应及并发症栓 栓塞物质如无水乙醇等,本身也会造成疼痛。疼痛的程度还与栓塞的程度和栓塞水 疼痛、发热、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腹胀等)、过度栓塞、误栓、感染等。 七、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