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关闭窗口]    
请稍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课堂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  

上一条  发布日期:2019-07-22 15:57:38 点击次数:27600   下一条

艾滋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多年来,中国政府、各界机构以及医疗卫生工作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 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药物预防,特别是HIV暴露后预防是阻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简称PEP),是指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后(即暴露)及时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采取暴露后预防治疗》中指出,如果在可能出现艾滋病毒感染暴露后及时开始HIV暴露后预防治疗,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达89%

 

目前,各大国际指南均明确指出,有可疑HIV暴露的应该立即寻求医生意见,暴露后预防用药必须于72小时内开始(尽可能在2小时内),越早越好,72小时之内服药阻断效果很好。

哪些高危行为需要进行PEP?

    结合中国目前的艾滋病疫情现状,性传播仍然成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超过90%),其中男性感染者/AIDS病人比例也偏高。根据美国CDC统计各种不同危险行为风险,可以得出以下感染风险高低的规律:输血>肛交接受方>共用针具>针刺皮肤>肛交射精方>阴道性交接受方>阴道性交射精方。除了输血,其他高危行为的HIV暴露风险其实并不高,但对于个体来说,只有"YES"或"NO",不得大意。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呢?指南指出,应在发生疑似接触HIV后72小时内进行PEP评估。而在专业评估后判断属于HIV暴露的高危行为,有较大风险被感染,就会建议及时进行紧急阻断了。此前,除了开具有效处方,还需要到有资质的机构做血常规、HIV、乙肝、肝肾功能等检查,否则也会面临其他未知风险。

   总结几大最权威的指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TDF/3TC(或FTC)+DTG作为暴露后预防的首选方案。核苷类药物(前两个药物)目前有进口也有国产两个品牌,差异不大,而核心药物(第三个药)目前首选整合酶抑制剂,次选蛋白酶抑制剂。

使用PEP也有注意事项

✍ 如果暴露源为HIV感染者,且正在进行ART,如果HIV病毒载量阳性,最好参考耐药检测结果。如无,尽快启动治疗。

✍ 肾小球滤过率<50ml/min和长期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或肾功能衰竭HIV感染者应当避免使用TDF。但当TDF用于PEP,因为疗程为28天,可不必考虑这些因素。

✍ 合并HBV感染者应用TDF、3TC(或FTC)进行PEP时,在停止TDF、3TC(或FTC)用药后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并考虑抗HBV治疗。

✍ 禁止将NVP用于PEP治疗,因为HIV阴性者应用这个药物存在威胁生命的严重不良事件。

 

结语

   HIV暴露后正确处理非常关键,评估暴露风险后,需PEP时尽早(2小时内)服用ART,建议使用三联药物,疗程28天。基于目前的研究及指南,TDF+3TC(或FTC)+整合酶抑制剂(首选DTG)由于起效快、副作用少且耐药几率最小,成为当前全球暴露后预防的首选方案。万一不幸错过阻断时间或阻断失败,请咨询医生并在确诊后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越早启动治疗,效果越好,甚至可以像慢性病一样治疗和生活。


本文作者:邱邦东 [本条信息由 传染一科 邱邦东 上传]

上一条:常见病的健康教育下一条:2019年6月健康教育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