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酸痛是指肩胛以及肩胛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的酸胀、麻木、疼痛感的总称,常由各种疾病引起,或血肿和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常见于颈椎、脊髓,及肩部疾病,也可见于胸腔或者腹部病变所产生的肩部牵涉痛。

肩胛骨酸痛感可能来自肩胛部位本身,也可能是来自周围的神经损伤,例如发生疼痛和不适感的扩散和放射神经。
注意运动时做好自我保护,防止外伤撞击导致自身骨折和挫伤,避免肩胛肌肉拉伤。若在运动中出现肩胛疼痛,应该立刻停止运动。
肩胛附近是相对比较精细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和周围神经等。如果患有粘连和炎症,通常影响范围比较广泛。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和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等,对肩胛骨酸痛的恢复可得到理想疗效。
病因
肩胛骨酸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颈椎病、肩胛骨肿瘤、肩周炎、肌腱炎症粘连等,肌肉劳损也可引起该症状。
疾病因素
颈椎病
颈椎病如果发生在颈椎的低段,可以影响颈椎低段发出的臂丛神经。这些神经经过肩膀和肩背部,并可以带来肩胛的酸痛感。还可导致肩胛骨周围的骨质、肌肉、韧带等结构损伤,产生肩胛骨酸痛。
肩胛骨肿瘤
肩胛骨内自身产生的良恶性肿瘤,或是恶性肿瘤向肩胛骨的转移,可因压迫组织和神经而产生酸胀不适感,并可能逐步转化为疼痛。
肩周炎
肩周炎可以影响肩关节及周围,导致广泛的炎症水肿。患者肩背部产生酸胀、疼痛感,一旦活动胳膊则加重,并向肩胛扩散。
肌腱炎症粘连
肩胛周围具有复杂的肌肉肌腱系统,这些肌腱受到损伤后,在愈合的过程中与周围组织粘连,一经运动就会产生撕扯,导致酸痛。
非疾病因素
肩胛骨酸痛的最主要原因肌肉劳损,人体若进行时间过长以及频率过高的体育锻炼或劳动时,肩胛肌肉被过度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肩部肌肉纤维的微损伤,最终形成肩部肌肉的慢性炎症,产生肩胛骨酸痛感。
症状
肩胛骨酸痛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肩背部有酸胀、疼痛感,同时还可伴随肩关节活动困难、活动受限、肩胛压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伴随症状
肩关节活动僵硬或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患者可能会主观感觉到肩关节僵硬,运动时感觉有很大的阻力,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或患者进行胳膊旋转、抬高、挥动等动作时,范围减小,无法做到平常可以做得出的角度。
上肢麻木
若肩胛骨酸痛由神经导致,则会影响胳膊肌肉的控制。麻木以胳膊的远端为主,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手指。
并发症
炎症、组织粘连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肩胛X线、肩部MRI检查、肩部CT检查、心电图检查、支气管镜、血液学检查、肌电图、骨肿瘤穿刺活检术
治疗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需要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及时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和肿瘤切除术,也可能会取得理想的疗效。此外,患者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积极控制肩部的症状。
家庭处理
休息制动,减少使肩部关节肌肉负重的运动。
避免风寒、潮湿的环境,避免肩部过度的劳累。
避免肩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和反复揉按肩部,以免加重病情。
若患者疑似旧病发作,可根据过去的诊疗经历,可以使用相应的外敷膏药和中成药等,看症状有无缓解,若症状持续,则及时就医。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肩胛骨酸痛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甲钴胺等药物。可消炎止痛、营养神经,能有效减轻肌肉痉挛、减轻肌肉僵硬,缓解肩背痛的症状。
手术治疗
肩胛肌腱粘连松解术
切开肩部粘连肌腱表面皮肤肌肉,手工剥离粘连肌腱和周围组织,恢复患者肩部肌腱的运动自由,此手术适用于对常规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休养以及理疗无效的患者。
肩胛骨骼肿瘤切除术
对于肩胛骨骼内部形成肿瘤导致的肩胛骨酸患者有效。
物理治疗
热疗
可以增肌肩背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一般可进行的热疗有热水浴、淋浴、温泉浴等。
康复训练
通过长期持续、合理规范的关节康复锻炼,可以避免肩胛活动范围的减小和麻木。具体的训练动作、频率和时长应参考康复医生的建议,个性化地执行。
饮食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宜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宜多喝水,忌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
饮食调理
患者平日切忌暴饮暴食,忌睡前饮食。
患者应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乳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治疗期间应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
护理
肩胛骨酸痛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时改正不良姿势。以及注意对肩背部的防寒保暖,恢复期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适度的参与锻炼,以肩部不出现疼痛和不适为宜。
日常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刻意纠正不良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日常注意对肩背部的防寒保暖,多加休息、避免外伤,可遵医嘱根据病情适度进行肩部的康复功能训练。
心理护理
家属应多关心和理解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对待疾病。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切勿盲目增加体力活动,应时刻保持肩部处于放松状态,且避免患者肩部过度受力,导致病情恶化。遵医嘱服用药物,否则不可服用。
预防措施
生活中适当锻炼肩背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养成正确的坐卧习惯。避免颈肩部的用力过度,减少肩部拉伤的可能。此外,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劳作,保护好颈椎。
平日应该避免持续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或者运动,尽量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及时放松和拉伸肩背部肌肉和肌腱。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我科电话3667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