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关闭窗口]    
请稍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免疫检验 

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检测的意义  

上一条  发布日期:2009-12-03 17:02:02 点击次数:16252   下一条

乙型肝炎又叫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据9295145个城市的67185人次调查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8%。HBV存在于人的血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和分泌物中,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医源性及家庭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
如何预防乙肝

母婴垂直传播目前是我国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后,通过对上海20年新生婴儿HBsAg携带状况调查显示,从1980年的9.8%降至2000年的0.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乙肝疫苗的注射,是由专门的防疫部门(如各地的防疫站、医院、防疫部门指定的卫生所等)来完成的。我国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基本流程为:出生后立即接种第一次;一个月以后接种第二次;六个月以后接种第三次,并化验是否有乙肝表面抗体(HBsAb)产生。HBsAb就是注射乙肝疫苗所要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成年人在接种疫苗前需化验乙肝系列,若为阴性,并且谷丙转氨酶(ALTGPT)正常,可以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2.
乙肝疫苗保护性抗体的意义

接种了乙肝疫苗,不是绝对不会受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疫苗

的保护性作用是:能产生保护性抗体-HBsAb。任何疫苗的接种成功率都不会达到100%,乙肝疫苗的作用同样如此。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有个体差异的缘故。在接种疫苗后,若无抗体产生,可加强一次,医生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剂量。在乙肝系列的抗体中,只有HBsAb有保护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关于乙肝疫苗的保护性最低浓度的规定,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达到11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小的保护性抗体滴度为10mIU/ml(毫国际单位/每毫升),并建议:滴度≤10mIU/ml近期内增补疫苗;滴度≥10mIU/ml≤100mIU/ml,在半年内接种疫苗;当滴度≥100mIU/ml可在近几年内定期检测抗体的滴度。

  疫苗注射后产生的HBsAb不是永久的,一般维持35年。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后97%的人都可以检测到HBsAb2年内仍可保持高滴度水平。3年后约74%的人可检测到HBsAb,滴度逐年下降。所以,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建国人:3年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次,以保持较高的HBsAb 的滴度,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
以下个人观点:
10miu
虽然是有保护性的,但强度还不够
[本条信息由 检验科 陈江 上传]

上一条:乙肝前S1抗原的检测及意义下一条:TORCH检测与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