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与介入同开展,共为患者除病痛
| ||||||||||||||
| ||||||||||||||
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大大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其生存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核医学科医生偶尔也会遇到治疗效果欠佳的甲癌患者。为了解决此难题,近日,我科与介入科联合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学术交流会。 核医学科杨琦主任首先提出甲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是核医学科医生努力的方向,部分甲癌患者不能通过单纯的碘131获益最大,希望通过多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随后,介入科朱军主任分享了介入治疗在各类良、恶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特别是详细介绍了介入的热消融、椎体成形及栓塞等治疗手段在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方面的应用价值。会议气氛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还提出了“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采用介入+碘131治疗模式”的设想,并展开了讨论。 曹春晓主任最后对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模式给于充分肯定,她提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医学项目的联合开展,对于同一种疾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1+1>2的治疗效果,从而真正为病人减轻病痛,为患者带去福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