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技术是超声影像界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分支,是指在超声图像监视和引导下,直接将穿刺针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较深的预期目标中去,如囊肿、肿瘤等病变部位,吸取或切割少许组织作病理检查,也可注入治疗必须的药物或放射性核素,还可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宜宾市二医院超声科和相关临床科室联合攻关,开展超声引导下自动肾病活检、肝病活检技术。首先,通过超声影像技术准确定位病灶,相比较CT检查,它没有放射线,对病人更安全,然后病人在麻醉状态下由超声引导进行体表穿刺,穿刺针到达病灶后取得活检标本。整个过程不到1个小时,穿刺针的外径不到1毫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诊断时间和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
我院这项技术自开展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现在已经日臻成熟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项技术不仅局限在提取活检标本,而且拓展到采用抽吸脓液、冲洗、注药三个步骤治疗体内多器官囊肿、脓肿等疾病方面。目前,接受检查、治疗的患者年龄从小到7个月的婴儿大到70多岁的老人已达数百例,使得这一技术不断成熟,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宽。
采用超声影像辅助下提取病理样本的方式大大弥补了传统诊断方式上的不足,也成功地开辟了“介入超声”——这个超声影像学的新领域,使超声影像学不仅仅能进行疾病的诊断而且还参与疾病的治疗。
|